一抹乡愁的甜蜜回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某个偏远小村,黄昏时分,夕阳如一位羞涩的少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橘红,温柔地洒向这片被大山环抱的田野,村头的老槐树下,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竹笛,轻吹一曲轻快的调子,那旋律悠悠扬扬,似乎穿梭山谷间,唤醒了沉睡在岁月深处的记忆,村里的老人们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眼睛微眯,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微笑,仿佛这简单而纯粹的旋律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郎在对门唱山歌嘞——”悠长而又略带沙哑的声音仿佛从远处飘来,带着一丝丝不为人知的故事与神秘,是的,这便是流传在当地的一个传统习俗——对门山歌,每当夜幕降临,月光如洗,村民们便会自发地聚在一起,围坐于村边的小河旁或是老槐树下,各自唱和,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情感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承。
一、山歌与岁月的交织
山歌在当地人心目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乡愁,它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哼唱出来的曲调,而是经过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从大山里流传下来的“活化石”,新生的孩子熟读《三字经》,而青年们则是从二三岁的童谣中就开始接触这本“活字典”,在田间地头、赶集路上、逢年过节时,山歌就如春雨般洒落在这片土地上。
“阿妹黑黑的髻儿长嘞—嘞—”一位年轻的女声伴着呼唤,手摆弄着田间偶得的小草,唱出一句句婉转的歌词,回应的是对门那位青年的答案:“哎呀嘞—嘞—山歌配鲜花儿中咯。”在这样简单而质朴的对话中,男女间的爱慕、友情的深厚、对生活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都被编织进这漫不经心的对唱中。
二、对歌的韵味与仪式感
对门山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情或喜悦那么简单,它是一种仪式,一种文化符号,从小在乡间长大的孩子们会被带到村里的老一辈那里接受“启蒙”教育:如何唱出抑扬顿挫的山歌调子,如何把握好节奏和音准,这些老一辈人遵循着先人保留的古老传统,用心教导下一代如何在特定时刻完整而深情地演绎这些古老旋律,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小村里就弥漫着一种说不出、却能感受到的静谧感和庄重感。
记得有一年春节,村里组织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对门山歌活动,天还未全黑透,村民们就陆陆续续汇聚在一棵苍老的榕树下,各自占好位置,随着第一位青年用竹笛吹响第一声音符,整个小村都随之动容,女孩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脸上抹着红红的胭脂;男孩们则手持长笛或木鱼琴等乐器,接下来的时间里,男女声部相互交错,旋律此起彼伏,如同山间溪水汇聚成河,那晚,月光如水般洒落在这个小村庄上空,全村人仿佛都沐浴在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氛围中。
三、山歌与情感的天籁之音
在所有人眼中,“郎在对门唱山歌”这简单的描述背后隐藏着无数深情厚谊和美好向往,它不单是简单的音乐活动,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机制,无论是逃离都市喧嚣的一缕慰藉、外出务工不久的游子留上的乡愁之念、抑或还是那苦苦寻回幼苗般纯真情感的青年男女之间的互诉衷肠,山歌都是无上的“解药”。
许多老人提起自己的年轻岁月时总是充满感慨:“那时的我们虽然没有现代科技产品来娱乐生活,但有这山歌就足够了。”他们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每次唱起那旋律都是对自己青春和乡愁的一次深情回望,当有新人结婚时,长辈们会组织全村男女老幼共同演绎这首山歌——“从此再不为生计分离”的浓浓祝福洋溢在小村上空。
四、保护与传承的担当
然而现实却是严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门山歌”逐渐被现代生活方式所“淡化”,许多年轻人选心于大城市繁华灯虹中,对这种传统习俗愈谈愈远;而年轻一代的孩子也因各种高技术的电子产品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接触机会,这对于传统手段的延续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与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促使“对门山歌”及其他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村里开始组织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和兴趣激发:如开设特殊学校的传统音乐、舞蹈课程;节假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比赛;邀请老辈人传授技艺等,这些措施虽有成效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才能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朗在对门唱山歌——乡愁里的甜蜜回响
“郎在对门唱山歌——”,这一句耳熟能详的旋律不仅回荡在那小小的村落里;更像一首之于无数游子的乡愁之诗;最终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复兴道路上的一抹坚定回响,当我们的文化逐日被现代化的洪流冲刷消解;当科技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门的那一声唱腔”依旧成为我们心中那片不变的港湾和永恒的归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